台中市豐原區豐原車站,後方為施工中的新高架站體,攝於2014.12.1
|
台中市豐原區,位於台中市中部。2010年舊台中縣和省轄台中市合併升格前,台中縣豐原市作為台中縣政府所在地,位於當時的舊台中市北方。
豐原這個地名,其實是日本人的「傑作」。日本治台初期雖然行政區劃變化頻繁,但當地基本上延續清朝時期的名稱「葫蘆墩」作為行政區的名稱,1901年台灣改縣制為廳制也繼續使用。到了1920年由廳制改州制時,取本地米糧物產豐饒、沃野千里之意象,借日本古老神話「豐葦原之瑞穗國」中取豐原兩字為名,將本地從葫蘆墩更名為豐原(日文訓讀音Toyohara)。自此豐原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作為當地的行政區劃名稱。
至於「豐葦原之瑞穗國」這個日本古老神話的意義,或許可以說,在過去那天狗食日勝於日全蝕之說的時代背景下,日本天皇就藉著神話來凸顯自己的崇高地位和統治的正當性。在日本神話中,有眾神所居住的天上世界「高天原」和眾生百姓所居住的地上世界「葦原中國」,當然這裡特指為日本本土。簡單來說,「豐葦原之瑞穗國」這個傳說,幾乎可以說是日本精神上的起源。
順道一提,花蓮縣瑞穗鄉的名稱也是來自於這個神話。瑞穗當地舊名水尾,日本總督府以日文發音mizuo,從「豐葦原之瑞穗國」取其相近之日文發音mizuho改為瑞穗,理由也是此地稻米結穗累累之意象。
不論是豐原還是瑞穗,都因為當地米糧豐饒,在日治時期或許出自於殖民者對於被殖民地的控制心理,將當地舊名改為較貼近日本風情的名稱。事實上像這種從舊地名被更改為日本風格地名的地方,在台灣還真不少,並且沿用至今,時不時也會出現台灣某地和日本某地竟然撞名的趣談。透過這些日式地名,也正是日本在和台灣在文化或城鄉空間上,源自於歷史因素而造成的關係緊密。
單就豐原這個地名來看,歷史上日本國內曾經同時存在過兩個以豐原為名的行政區(而且現在也都已經不再是日本管轄的領土)。除了台中的豐原,另一個是日本樺太廳豐原支廳豐原市,位於現今屬於俄羅斯領土的庫頁島南方。
1905年日本和當時的俄國簽屬樸資茅斯條約,結束日俄戰爭,日本獲得南庫頁島的統治權,1907年日本政府在當地設立樺太廳,卻直到1942年才劃歸日本內務省管轄,正式成為日本內地。1945年俄軍進攻佔領樺太廳全區,同年日本在二戰中宣布投降,1949年正式宣布放棄樺太廳的管轄。在日本政府統治的這段期間內,豐原市是樺太廳唯一設置的市(於1937年,至於台中的豐原是在1976年由鎮升格為市)。
在其他方面,台中市豐原區有個豐原車站,由總督府鐵道部於1905年設立。初時稱為葫蘆墩駅,1920年配合行政區調整而更名為豐原駅,戰後更名為豐原車站沿用至今。過去在樺太廳豐原市也曾有過豐原站,為日本鐵道省樺太東線沿線的一站,後來樺太廳廢止,當地改為俄國管轄,車站也更名為「南薩哈林斯克站」沿用至今。至於日本本國內也有個豐原站,由JR東日本所屬之東北本線在福島縣那須郡那須町豐原甲所設立的一個無人車站。
關於這三個豐原車站,福島縣的車站於1887年由當時日本鐵道所設立,1905年當時的葫蘆墩駅啟用,1907年樺太的豐原站啟用,到了1920年葫蘆墩駅也更名為豐原駅。當時日本當局為了避免混淆,曾經將福島縣的豐原站更名為下野豐原站,但後來日本不在管轄南庫頁島和台灣,下野豐原站又改回為豐原站。根據統計,2008年福島縣豐原站平均一天只有約55人進出,由於地處偏僻更是日本鐵道迷傳說中的「秘境車站」。而位於台中豐原市中心的豐原車站2014年平均一天有約14927人進出,兩個同名車站的營運狀況卻是相當懸殊。
延伸閱讀
補充一下「豐葦原之瑞穗國」,豐原(臺中市豐原區/臺中縣豐原區)轄內至今仍有以「瑞穗」為名的百年歷史學校:瑞穗國民小學
回覆刪除